一个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县城,如何将玩具卖到国外高端市场?如何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抢占先机?面对外部环境冲击,又如何逆势突围?
玩具产业是北流市实施十大工程之“主导产业筑链”工程中,低调崛起的重点产业集群之一。2024年,该市玩具实现规模以上总产值约25亿元,同比增长40%。
近年来,北流市把玩具产业作为推动工业振兴、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推动集群发展。目前,全市共有玩具及相关配套工业企业14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9家。玩具产业带动包括模具、塑胶原料、车缝、五金、电子、包装等上下游企业,形成成熟完整的产业链,从业人员约4万人。
近日,记者走进北流市,探访这座广西“玩具之都”从零起步到剑指百亿产值的产业升级之路。
从零到群 小玩具撬动40亿元产业链
10月20日,北流市甘村工业园区的真美玩具数字化车间内,38台注塑机隆隆作响,猫咪大战、蜡笔小新等角色的玩具部件,如流水般产出。工人们手法娴熟地挑拣、修剪、分发,这些看似普通的工序,正是北流玩具走向全球的起点。

真美玩具的生产车间内,工人在组装玩具。
“县域经济大有可为,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在2025年自治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专题协商座谈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的话语言犹在耳,北流的实践便给出了生动回应。作为广西县域经济排头兵,北流用20年时间,书写了玩具产业的“无中生有”——从零星作坊到140多家企业聚集,从代工贴牌到自主品牌萌芽。2024年,产业链总产值突破40亿元,从业人员约4万人。
龙头企业引擎轰鸣。“抓链主、带全局”是北流玩具产业崛起的核心逻辑。今年1—9月,真美玩具、华盛盈峰、泰宏达电子三大龙头企业总产值达7.53亿元,占玩具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61.2%以上。
3家企业未来可期:真美玩具发展总部经济,投资4亿元建设的总部项目即将投产,预计年产玩具8000万件;华盛盈峰深耕毛绒电子、塑胶及机动类玩具研发制造,年产值超6亿元,带动40家配套企业落户玉林;泰宏达电子专注益智电子玩具,预计年产值超4亿元。
产业链的“毛细血管”同样活力四射。10月21日凌晨,民乐镇南庆村三角坡,玩具配件运输车仍在穿梭。凌伦龙老板将自家民居改建成5层工厂,分层生产娃娃毛发、服装等配件。如今,北流已形成塑胶原料、模具、电子元器件、包装印刷等全链条配套,形成本地配套、就近供应、快速响应的产业生态。
AI赋能 玩具产业全面升级
当传统玩具遇上人工智能,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北流的回答是:从“制造”到“智造”的全面升级。
上个月,真美玩具向广东客户交付了一批特殊的毛绒玩具——1000只内置AI芯片的智能考拉。这些玩具不仅能语音交流、讲故事,还能进行简单问答互动。“智能化让玩具从玩伴升级为‘启蒙导师’。”企业负责人表示,这是北流玩具向科技化转型的明显信号。
数据驱动精准开发。今年上半年,北流市天美文创公司通过AI算法分析社交媒体舆情,预测电视剧《大奉打更人》将成爆款,随即与腾讯合作推出相关玩具萌粒,由真美玩具生产并在腾讯平台销售,销量火爆。这种“数据预判+快速响应”的模式,让北流玩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高达玩具的车间内,工人组装玩具的场景。
智能工厂提质增效。在华盛盈峰车间,AI视觉检测系统替代人工质检,机械臂精准完成装配。试点企业数据显示,数智化改造让生产效率提升10%,人力成本降低20%。总投资5亿元的泰宏达电子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正在加紧建设,预计2026年投产,可年产智能玩具3000万台,为北流打造智能玩具产业高地提供核心支撑。
闯荡全球 内陆企业的出海密码
毛绒、塑料、电子、益智……走进北流玩具企业展厅,贴满欧美日标签的样品琳琅满目,它们各有拥趸,各有市场。
在高达玩具有限公司的样品柜中,无数中外经典玩具角色,勾起人们的童年回忆。这家于2022年投产的港资企业,在当地投资2000万元,为400多名员工带来就业岗位,组装工人月均工资4000元。
这个内陆县城,如何让八九成玩具产品远销海外?
创新服务模式破解资金困局。北流玩具企业多为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生产的加工贸易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如何在企业缴纳保证金的同时,又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加工贸易保函”模式是北流的独创解法——由地方平台公司统一向银行担保,银行为企业出具保函替代实存保证金,降低企业流动资金压力。
首批释放1700万元风险担保授信额度,为加工贸易企业解决进口担保难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品质叩开高端市场。在真美玩具无尘车间,一款销往比利时的金色长发玩具盒对材料卫生要求极高。“欧美客户对玩具的安全性、环保性近乎苛刻。”车间主管介绍,严格的标准倒逼企业升级质量管理体系。

近几年北流玩具产业进出口总额。
数据显示,北流玩具进出口总额从2021年1.69亿元增至2024年10.45亿元,占玉林市玩具进出口总额比重从79%提升至82%。
冲刺百亿 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发展迅猛,北流玩具产业仍需直面三重挑战:外部订单波动、核心技术依赖、品牌影响力不足。如何破局?
服务护航产业发展。北流创新实施“千人评议”机制,以评促改优化营商环境。通过“一个企业、一个专班、一套方案”的服务模式,全流程跟踪项目落地。今年以来,已为玩具企业协调解决用地、用工、融资等难题百余项。
精准施策破解用工难。在民乐园区就业服务站,人社部门驻点开展培训上门服务。广西万峰玩具公司投产初期仅有百余名工人,服务站在周边乡镇组织专场招聘、技能培训,助力该企业员工规模增至1200余人。数据显示,北流今年通过项目制招工奖补政策,为玩具行业输送劳动力2600多人。
金融活水滋养实体。面对融资难题,北流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为15家玩具企业提供贷款5.3亿元,组织玩具企业申报政策补助资金,今年已拨付惠企资金256万元。
“国内市场拓展+AI技术赋能+产业集群升级,加速向百亿产值目标迈进。”北流市委书记刘启勾勒清晰的产业发展路径。

大小玩具企业聚集在园区内。
上半年,北流玩具全产业链产值达16亿元,预计全年突破45亿元。在北流产业筑链、市场开拓、倍增工程三大举措之下,当地计划用3年时间将玩具企业扩至200家以上,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超40家,全力冲刺百亿产值目标。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