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以“AI赋能谋新篇 产业协作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在南宁举行。活动共签约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特色轻工等领域项目296个,签约金额2173亿元。活动现场,企业家代表畅谈投资心声,盛赞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接下来,让我们聆听企业家的分享——从“转移”到“扎根”,他们如何与广西“双向奔赴”?
广西创泽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昌海
公司借广西的优势,深化与东盟的合作。政策上,有资金扶持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育和机器人研发,打造贴合东盟需求的产品。人文上,利用广西与东盟积累的语料资源,优化机器人语言交互能力,助力顺畅沟通。积极参加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活动,联合研发技术,培养技术人才,构建深度融合的跨境产业生态,推动机器人更好落地东盟。
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郭彦东
我们依托广西的好政策,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我们在东风柳汽真实的场景中把具身大模型达成了全场景的商乘两用的场景落地,这在全球都是最快的最好的。依托广西东盟“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在越南最大的民营企业开展集团级的战略合作,我们的机器人将从广西出口到东盟各国。
上海榕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执行总裁 关克田
广西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和窗口,我们借助广西区域优势推广新材料产业。企业已成功攻克该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这项突破不仅解决了关键材料受制于人的问题,更降低了我们的能源成本和产量的综合成本,将带动整个产业链向高端化跃升。我们项目在广西落地的一期二期产能共1.25万吨。
钦州锦峰海洋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尚栎
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有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及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前景,还有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锦峰在广西钦州的基地投资18亿元,公司将结合广西政策福利和区域协同,打造建设成本领先、交付高效,辐射国内国际双市场的风电装备制造和出口基地。
深圳市华芯邦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 林旺杨
作为东盟重要的产业链枢纽,可以拉动我们企业快速落地,并链接我们东南亚的产业链需求,华芯邦广西基地落地投资近10亿元,累计获得了知识产权63个,员工规模达到500人左右,我们继续深耕集成电路领域,与本地院校持续探索科技攻关与人才培育,同时利用广西区位优势,吸引人才落地,巩固人才积累,深入科技研发。
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驻广西办主任 马英武
投资广西这边最大的优势是沿边、沿海、沿江,同时还有国家发展战略的各种政策叠加。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