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五菱物流基地整装待发的宏光MINIEV。
宏光MINIEV敞篷版。
宏光MINIEV百万潮派活动现场。
上汽通用五菱生产车间。
上汽通用五菱首个自主产权EPS控制器下线仪式。
今年8月,“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在上汽通用五菱研发与试验认证中心正式揭牌。
五菱Airev(右舵版)在印尼首发。
刘俊谊 韦锦途
核心阅读
这是一个屡创奇迹的车企——
从五菱宏光热卖,成为年轻消费者心中的“宠儿”,到宝骏系列成为细分市场“爆款”,再到五菱宏光MINIEV连续22个月摘得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桂冠、四度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十年来,五菱“现象级”产品不断涌现,开创行业发展新标杆;
这是一个不断书写传奇的车企——
2016年,成为广西区内首家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的制造企业;2021年,成为中国首个累计产销量达2500万辆的民族品牌单一车企;2022年8月,成为全球最快突破新能源百万销量的汽车企业……十年来,五菱不断创造新的奇迹,书写民族品牌的传奇。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生产什么。”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汽通用五菱砥砺奋进、锐意进取,从用户需求出发,研发百姓需要的汽车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彰显民族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也交出了一份经得起考验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1 从百姓需求出发 开创市场新模式
十年来,汽车产业发展格局发生巨变,市场演变、科技进步、产业变革、竞争加剧。“新四化”(即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发展新的方向。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上汽通用五菱将新能源汽车作为重要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
“变局之中,上汽通用五菱既要求变也要坚守。”上汽通用五菱有关负责人表示,“求变”是要顺应汽车“新四化”的浪潮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坚守”是要坚持五菱的初心。从百姓出行的需求出发,是企业发展、产品布局始终不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2年,成立新能源汽车研发团队;2014年,明确小型新能源车的研发方向;2017年,新能源汽车“新四化”先导产品宝骏E100破茧而出;2020年,代步车宏观MINIEV横空出世……从理论到实践、从构想到现实,五菱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无论是产品的设计还是技术的研发都始终围绕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展开:
打破了传统汽车研发和商业模式,E100正式面市之前,前所未有地开展了为期10个月的免费试驾活动,超过1.5万人参与其中。去中心化、去边界条件、体验式营销、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模式,让五菱与市场脉搏贴同频共振、与用户需求紧密相连,为新能源汽车后续的推广,探索了一条可实践和异地复制的路子。当年,E100上市仅五个月销售超11000台,成为电动车全国单品单城销量冠军,宝骏新能源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汽车电商,全面开启好用、好看、好玩的用户最喜爱使用场景。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在后疫情时代,面对诸多人民出行场景实际需求,上汽通用五菱危中育机,进一步思考“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的使命愿景,创造性地开创了人民代步车的新蓝海——五菱宏光MINIEV。这款以“小而强大”为核心卖点的小型新能源汽车,因为转弯半径小、方便停车、便于操控等特性,紧紧抓住了百姓的需求,为日常代步出行提供了最优的解决方案。从2020年7月上市至今,宏光MINIEV累计销量突破90万辆,成为中国新能源单一车型销量纪录创造者,实现22个月霸榜中国新能源市场销冠,四度登顶全球新能源销量第一。
从百姓需求出发,让五菱不断在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成为销量第一的民族品牌、拥有用户最多的民族汽车企业。
2 以“柳州模式”为样本 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
如今,行走在柳州街头,一辆辆新潮小巧的新能源汽车来往穿梭,充电桩星罗棋布。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这座百年工业重镇流动的符号和新的城市标识。
截至2021年底,柳州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万辆,乘用车电动化率上升约至31.6%,居国内各城市之首。
“上汽通用五菱在进行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发的同时,正加快构筑新产业发展新的生态。”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何逸波表示。
为破解市民对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更好地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2017年,上汽通用五菱与柳州市政府政企联动,创新性地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打造新能源生态建设“柳州模式”,通过大数据驱动、配套资源配置推动、全民参与等举措,成功打造了“十分钟充电圈”用车生态,扫清新能源汽车用车障碍。截至目前,已在柳州市累计建成各类充电设施3.7万个、充电站点1330个,充电设施数量和密度超过了加油站,划定新能源汽车专用泊位超1.7万个,形成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插座技术标准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从“柳州模式”出发,上汽通用五菱正在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者:创新性地打造了GSEV全球小型纯电动平台,车辆月均上线率达96.33%,高于全国均值水平;五年来,五菱新能源车累计行驶里程超100亿公里、15亿次、4亿小时,累计实现减少碳排放超125万吨。目前,上汽通用五菱正以“柳州模式”为样本和经验,加速海外市场的布局。
新生态的构建不仅体现在用户用车环境和用车理念的改变中,也体现在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的快速崛起中。
通过政企联动,柳州市围绕着上汽通用五菱建立的新能源汽车周边配套产业链、供应链,陆续引进青山瑞浦、国轩电池、鹏辉电池、华霆电池、双林电机、联电控制器等三电企业,并带动380家产业链企业上规发展,年拉动就业50万人,新能源整车及供应链产值超500亿元/年。2021年,广西新能源汽车产销48.62万辆和48.9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8.19%和157.08%,产量占全国的七分之一,形成了新能源材料——三电及核心零部件——整车——汽车后市场完整产业链,新能源汽车的工业树在逐渐生长为枝叶繁茂的产业林。
3 锚定“一二五”战略 布局产业发展新高地
2022年8月8日,上汽通用五菱首款新能源全球车Air ev(右舵版)在印度尼西亚正式下线,开启全球化新征程。也是在当天,上汽通用五菱迎来了新的奇迹——旗下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0万辆,成为全球最快达成新能源百万销量的车企。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今年初,为全面加快新能源转型升级,基于百万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和实践,上汽通用五菱提出“一二五”战略,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落地,推进柳州乃至广西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维护新能源供应链稳定,进一步强链补链。“一”即建设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二”是打造纯电、混动两个百万级产品群;“五”是构建5个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今年8月,“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在上汽通用五菱研发与试验认证中心正式揭牌,迈出了新能源发展“一二五”战略的关键一步。这个广西首家自治区级实验室,由上汽通用五菱牵头,与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汽车研究院、国家汽车质量检验中心(广西)等3家单位共同建设,通过联合国内多个知名高校、龙头企业,采取“1+3+N”形式,以新能源汽车为研究重点,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全链条研发,形成创新策源地、产业链创新链融合高地、科技创新飞地,实现广西新能源从标准“推动者”向“领跑者”转变。
“公司计划至‘十四五’末投资275亿元,带动产业链投资235亿元,实施新能源发展‘一二五’战略。”据上汽通用五菱有关负责人表示,到2025年,将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建成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新能源两创融合平台,实现纯电、混动双百万规模,较2022年实现整车产值倍增,新增供应链产值超千亿,带动柳州建成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核心产业集聚高地,助力广西汽车产业发展新格局。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生产什么。未来,上汽通用五菱将专注于百姓的出行需求,不断满足百姓对新能源汽车使用场景的需要,引领新能源汽车与国内优势产业跨界融合创新,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实现中国汽车的跨越式发展,推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行稳致远。
(本版图片由上汽通用五菱提供)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