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媒体报道

桂林: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1.7%

2023-12-08 11:32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近日,自治区政府批复,同意设立自治区级桂林市临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规划用地面积1422.61公顷,按“一区双园”(秧塘产业片区和乐和产业片区)模式建设,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新材料和大健康产业等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数字技术、环保产业等关联产业。

临桂高新区拥有良好的科技创新基础和条件。目前,临桂高新区入驻企业13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8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形成了以福达股份、鸿程矿山等为支柱的智能制造产业,以三金药业、莱茵生物等为支柱的大健康产业和以桂广粉体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其中,福达股份、莱茵生物、鸿程矿山、三金药业4家企业获评广西高企百强企业。

此外,临桂区拥有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广西瞪羚企业5家、广西重点实验室6个、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以及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各1家,拥有桂林医学院、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信息科技学院3所高校。去年,该区58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112.47亿元,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6家,累计完成产值95.34亿元。

近年来,桂林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139项,集中力量突破了“替代进口的高性能民用航空轮胎关键技术”等一批技术难题,中化桂林工程公司“五复合橡胶挤出机头”获第二十三届中国发明专利金奖。

目前,该市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1.7%,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56件。高新技术企业、广西“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431家、27家、116家,排名均居广西前三。全市共建成全口径国家级科创平台68家,其中国家企业技术中心7家,数量居广西第一;建成自治区级科创平台超过350家。

同时,该市建立市政府与驻桂林高校产业与技术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出台《桂林市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动态梳理企业技术攻关需求、高校院所可转化科研成果等“四张清单”,精准推进产学研合作。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776名,培育“漓江学者”23名、拔尖人才6批328名。依托高水平创新平台和科研团队,全市共转化重大科技成果600项,新增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20亿元,近3年来每年转化重大科技成果均超过150项,先后3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26项成果荣获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其中特别贡献奖2项;岩溶地质研究所袁道先院士荣获2022年度广西最高科学技术奖。

桂林市已成功举办4届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创新合作国际论坛,可持续发展影响力持续扩大。荔浦市成为广西首个通过国家验收的创新型县(市)。同时,桂林入围2022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排名第84位,科技创新对桂林市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用日臻明显。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