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媒体报道

【解码广西县域特色产业】容县沙田柚:一枚地理标志水果的产业进阶之路

2025-10-09 09:36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广西频道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编者按:千年贡果,今朝新枝。容县沙田柚,这颗凝聚着地理基因与匠心传承的“黄金果”,正经历一场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变革。当AI系统进驻百年柚园,当地理标志插上品牌翅膀,这不仅是传统农作的智慧传承,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动诠释,见证一方特色产业在守正创新中的华丽蜕变。

↑沙田柚丰收,农户笑开颜(陈晓民 摄)

进入秋分时节,广西玉林市容县的柚园里,沉甸甸的果实缀满枝头,一个个容县沙田柚正慢慢褪去青涩、变得成熟。霜降节气后,当地种植户将迎来又一个收获季。

而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玉林)活动现场,一款以容县沙田柚为原料制成的天然果汁饮品脱颖而出,吸引大量参展商和消费者关注。

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清乾隆年间成为“贡果”,如今综合产值超42亿元,容县沙田柚如何守住“橘生淮南为橘”的地理基因,又如何以标准化、现代化破解传统农业困局?从山间柚园到加工车间,这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现代化之路逐渐呈现。

千年柚香:历史与环境造就“不可复制性”

一枚产自容县的好柚子,长什么样?柚皮光滑细腻,重1.1—1.3公斤、糖度13—15%,有香甜蜜味……

↑容县沙田柚丰收(龙海强 摄)

“容县沙田柚的蜜味,换个地方就种不出来。”容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洪波文一句话道出产业的“先天优势”。容县地处大容山脉与云开大山之间的狭长地带,西南—东北走向的岭谷形成独特“狭管效应”,每年霜降前后昼夜温差可达10—12℃。“白天30℃的高温积累糖分,夜晚16℃的低温锁住风味,这种气候对柚子品质影响明显,加速果子糖分转化,形成独特的蜜香风味。”

容县沙田柚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明万历《宾州志》记载:“柚以容地沙田所产最负盛名,香甜多汁;容地年产二百万只,运销梧粤港各埠。”清乾隆年间,容县官员将家乡沙田村的柚果上呈皇室,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赐名“沙田柚”,并指定为贡果。

“容县沙田柚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容县人民悉心培育的结果。”洪波文说。作为原产地,在漫长的种植史中,容县柚农总结出一套“独门技艺”,创造和发展了坡地梯级种植、低地筑墩种植、驳枝、嫁接、“斜种法”、生物防治、酸柚授粉、阶段施肥、松叶与地洞贮藏等一系列传统技术,探索出了“硬枝”与“软枝”、“大叶”与“小叶”等品系分类法,成为产业延续的“活化石”。

↑容县沙田柚丰收(龙海强 摄)

独特的自然与人文基因,让容县沙田柚在全国引种地区中始终保持“领跑者”姿态。目前容县沙田柚种植面积达24.5万亩,年产量40万吨,均排名广西第一。全县已有31个沙田柚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基地31个,已获批广西供应深圳农产品示范基地9个。容县沙田柚先后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级特色农产品”等,容县获得“中国沙田柚之乡”“国家级容县沙田柚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沙田柚)质量安全示范区”等荣誉。2024年容县沙田柚入选中国节气名特优产品名录和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现代转型:科技与标准破解传统农业“痛点”

在县底镇旺黎村的广西风采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山顶的泵房连着水肥池和高压泵站,管线贯通整座山的每株柚树。“以前用锄头施肥,一天顶多管10亩,现在系统自动根据土壤探头数据调肥,效率翻了10倍。1000多亩柚园,9个人就能管得过来。”场长邹松江手指轻轻点击着电子大屏介绍。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土壤墒情等各项数据,公司投入270万元建设的AI智能管理系统,正让柚园种植从“看天吃饭”转向“数据说话”。“这个系统更重要的目的是全面收集生产数据,后续公司通过对比分析对沙田柚挂果、增甜等最有利的因素,形成一套完整的生产标准,规模化生产优质果。”邹松江说。

容县的现代化转型,始于对“标准”的执着。当地先后制定出台了《地理标志产品-容县沙田柚》《容县沙田柚地方系列标准》《绿色食品沙田柚生产技术规程》等系列标准,定位A级绿色食品沙田柚,从园地选择、种植、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技术等,明确可参照的生产技术规程,引领容县沙田柚绿色发展。

↑沙田柚分拣中心(容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分拣与加工环节的突破,更让沙田柚价值链大幅延伸。在松山镇,容县田柚甄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建成广西最大的沙田柚分拣中心,通过无损检测生产线,沙田柚可实现清洗、风干、农残检测、糖度检测等一条龙“体检”,自动分为A、B、C等级。“果子下树地头价每斤4元左右,但经过检测后的A级果能卖到每斤8元或以上。”公司负责人马飞燕说,“通过品质分级,实现了市场分级。”现代化分拣技术的运用,还帮助容县沙田柚成功获得供深及供港基地认证,进入高端市场。

↑容县沙田柚系列深加工产品

9月19日至21日,第十七届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玉林)在玉林市盛大举行,绿色食品馆展区内,来自田柚甄源公司的沙田柚汁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健康理念成为展会明星产品。“我们的柚子汁上市后迅速覆盖两广、重庆等市场。展会期间,我们接待了多位意向代理商,现场样品更是供不应求。”马飞燕介绍,“通过开发柚子汁、柚子茶、柚皮糖等深加工产品,延长了产品销售周期,拓展了产业链,显著提升产业价值。”

品牌跃升:从“地理标志”到“市场标杆”的跨越

2001年起,容县每年举办一场“选美”大赛——沙田柚质量评比大会,评比指标参照全国柚类评比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标准而制定。“刚开始农户不理解,觉得没必要。”洪波文回忆,如今评比已成为柚农的“必修课”,获金奖果场的柚子每斤能比普通柚子贵4至5元,“倒逼大家主动学标准、种好果”。

↑果农采摘沙田柚(龙海强 摄)

评比大会也是柚价行情的风向标,获得好名次的果场会吸引采购商抢购预订,从而为容县沙田柚上市销售提供参考价,国内其他沙田柚产区参照其价格,形成“容县定价、全国参考”的格局。“这不仅是价格标杆,更是品质信任状。”容县县长吴厚强说。

↑果农采摘沙田柚(龙海强 摄)

为牢牢守住“容县沙田柚”的金字招牌,推动产业升级,品牌保护成为重中之重。容县全面推广“一品一码”,不断健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体系,建设区域公用品牌管理体系。目前沙田柚企业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用标贴标率达到95%、合作社贴标达75%。洪波文说:“我们通过联合市场监管局,加强市场监管,外销沙田柚使用统一包装并打上溯源标识,更好地维护和提升品牌形象。”

↑沙田柚林硕果累累(龙海强 摄)

品牌价值的提升,还离不开“节庆+文旅”赋能,三产融合成为容县沙田柚产业新亮点。走进容县,随处可见“柚”元素扮靓县城。自2013年起,容县连续举办沙田柚文化旅游节,乡村音乐会、柚香美食评比、采摘体验等活动,让“养在深闺”的沙田柚成为容县文旅名片。全县还以沙田柚为资源,建成农业生态旅游区沙田柚王国等。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自良镇龙镇村,“云宿”民宿藏于2000亩柚园间,游客可闻着柚香入眠,丰收季订单爆满。

↑容县沙田柚作为全国乡村振兴首批数据产品之一在深圳数据交易所上市(容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数字赋能更让品牌升级插上“翅膀”。容县建成电商产业园,目前全县从事沙田柚销售的农村电商服务点和微商超8000个,物流企业和快递公司150多家,构建起“当日采摘、次日达”的网销渠道。如今,“容县沙田柚”连续4年入选中国品牌价值百强,品牌价值达35亿元,带动全县10万余人就业,自良镇等9个主产镇涌现出“万亩镇”“千亩村”,大批柚农成为“十万元户”“百万元户”。

“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市场销售越来越稳定。”自良镇种植大户曾健说,“每年我家的100多亩柚子卖完后,还帮助周边乡亲们售卖。好柚子不愁销路,消费者认准的,就是‘容县沙田柚’这个品牌。”

未来之路:做好“土特产”文章的容县思考

尽管发展成效显著,容县沙田柚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目前容县沙田柚深加工企业较少,加工环节和产品单一,无法完全发挥精深加工优势。果品质量方面,整体优果率不够高,影响市场竞争力。

北方市场接受度低成为另一个瓶颈。曾健坦言:“北方消费者偏好水分多的水果,而沙田柚的特点是耐储存,水分相对较少。”这一特性限制了沙田柚在北方市场的销售。

黄龙病防控也是产业面临的严峻挑战。马飞燕表示:“规模化种植最害怕的就是遭遇病虫害,我们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进一步严密防控机制,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并提供技术支持。”

↑工人打包容县沙田柚准备外销(容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面对挑战,容县正在积极探索一系列突破路径。

容县连续实施沙田柚“扩量提质”财政扶助政策,对按照有关标准建设的沙田柚果园给予扶持奖励。在产业链上,容县聚焦“精准招商”,引进食品加工、日化、生物医药企业,与广西中医药大学合作研发精油、降糖胶囊等产品,提升产业链价值。在品质管控上,强化科技赋能,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种质资源库,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加强病虫害防治。在市场拓展上,通过仓储调节风味期,开发适配产品,针对北方市场研发柚汁等衍生品。“我们正在组织企业开展储存技术研究,让沙田柚在保持糖化后风味的同时,果肉和果皮水分也不会丢失。”容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英强说。

人才培养与引进也成为重要举措。容县积极吸纳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新型职业农民、玉商玉工创办农业企业、领办农民合作社,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工作人员将容县沙田柚装车准备发运(容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们要继续把‘土特产’三个字琢磨透。”县委书记罗莉说,容县将继续立足沙田柚的“土”(地理基因)、“特”(品质文化)、“产”(全产业链),推动种植面积向30万亩目标迈进,并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让这枚“县果”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富民果”。

从AI智能种植系统到无损检测分拣线,从深加工产品开发到农文旅融合,容县沙田柚产业的现代化之路,不仅是一场农业技术的革新,更是一场关于品牌、市场与文化的深度重构。未来,容县沙田柚能否从“南方名果”走向“国民水果”,这条产业革新升级之路,充满挑战却值得期待。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