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媒体报道

广西融湾借力兴产业 县域经济跑出“加速度”

2025-10-14 16:06     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一湾碧水连粤桂,两地携手谱新篇。广西以粤桂协作产业为纽带、市场为桥梁、人才为支点,探索“湾区研发+广西制造+东盟市场”模式,为广西县域经济注入源头活水,绘就区域协调发展新画卷。

图为协进公司生产线

在藤县广西协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已经完成技改升级的4条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每天有10万平方米瓷砖下线。公司总经理助理谢志明介绍:“我们公司全线智能化设备占比达到80%以上,尤其是我们率先采用的AI智能视觉分选系统,相比以往人工检测效率提升了40多倍,产品优等率从92%提升至98%。”

图为蒙娜丽莎生产线

在建筑陶瓷产业领域,藤县通过节能技改、引入智能生产线及AI检测设备推动产业升级,目前已建成8家区级技术创新平台和5家国家绿色工厂,6家企业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24年藤县陶瓷砖年产能规模为4亿多平方米,产能规模位列全国县域产区第五位、广西第一位。

图为建晖纸业项目航拍

藤县同步布局多元产业,构建县域经济“多引擎”。依托 “北钢南移” 政策引进翅冀钢铁,打造400亿级金属新材料产业;响应“以纸代塑”号召推进建晖纸业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等。这些,都是藤县立足区位与资源优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走出特色县域经济崛起之路的有益实践,全县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图为陶瓷园航拍

2024年,藤县上榜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藤县发改局局长刘斌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和坐拥西江黄金水道区位优势,推动主导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发展,积极参与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主导工业转型升级。

自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启动以来,粤桂两省区立足广西资源禀赋与广东市场、技术优势,通过共建产业园区、延伸产业链条、创新联农机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今年,广西制定印发《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聚焦各地资源禀赋,持续加大力度,创新工作举措,率先开展县域产业“赛马制”,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加速跑”。

在百色田阳区,往年的芒果季,芒果都是先摘下来,再运到交易市场上找客户、找销售渠道。近几年,当地借助粤桂协作机制,大力推动并协助果园的台农、桂七等芒果品种申报“圳品”认证。经过多方努力,基地的台农、桂七两个品种的芒果在2024年成功认证“圳品”。工作人员黄礼果告诉记者:“‘圳品’认证后价格能到每斤3块左右,认证后会有网络上的订单订购,主要是运往深圳销售。”

目前,广西以工业树产业林全景图为引领,依托县域资源优势,打造了柳州螺蛳粉、梧州六堡茶、横州茉莉花、广西山茶油、永福罗汉果等农产品加工品牌,培育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梧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新闻发言人黄恩介绍,“梧州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超55亿元,增量居全国第二位,品牌发展力列全国榜首。我们紧紧抓住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坚持标准引领,率先建立六堡茶大湾区标准体系,实现与大湾区“同标同质同源”,推动六堡茶品质全面提升。

据了解,从2024年开始,自治区本级财政预算安排20亿元资金,专项支持一批县域特色优势产业,重点用于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园区基础设施、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性、支撑性、牵引性项目,力争通过3年努力,培育形成一批规模体量大、经济效益好、发展后劲足、年销售收入达百亿元以上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