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玉林奏响一曲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三重奏”。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增速均位居广西前列;新增规上企业52家,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跃动的背后,是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崛起、新质动能奔涌的深层律动。
向海图强——临港产业崛起,千亿集群“焕”新生
面朝北部湾,玉林工业澎湃蓝色动能。依托玉林海港码头,新能源电池材料、不锈钢新材料、铜基材新材料三大千亿级临港产业强势崛起,行业总产值快速增长。
北流市邦泽创科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忙碌着生产出口国外的订单电器。(玉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东 摄)
“锂”想照进现实:华友锂电一、二期项目相继投产,世界级锂电产业小镇轮廓初现,点亮玉林工业新坐标。
“钢”骨再塑韧性:不锈钢新材料产业加速集聚,产品矩阵持续扩充,产业链韧性锻造升级。
“铜”途循环新生:玉铜新材料产能释放强劲,桂铜32万吨含铜二次资源项目加速落地,“含铜废弃物—再生资源—高端材料”循环经济链加速成型。
深耕县域——“一县一业”竞芳菲,特色经济“势”如虹
拒绝“千园一面”,玉林深谙“一县一业”的制胜之道,县域工业在差异化、集群化、品牌化道路上百花齐放。
如何把思路落实在行动上?玉林市全力构建“十虎竞玉林”新局面,坚持“一县一策、一主多业、首破百亿”,大力发展县域特色优势产业,每个县(市、区)重点打造至少1个百亿产业,培育壮大2~3个特色产业。
玉商回归企业广西万峰玩具有限公司繁忙的生产车间。(资料图片)
北流“玩具潮涌”:新晋自治区级经开区加持,专属扶持政策即将出台,玩具产业已经形成总产值40亿元的产业集群,正在向百亿产业迈进。
福绵“纺织织链”:构建“水洗印染—出口销售”全产业链闭环,配套率超95%,剑指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全域活力迸发:容县盘活土地迎突破;陆川新签约项目投资规模创四年新高;博白编织业产值破11亿元、龙潭临港产业园迎来首单医药化工项目;兴业碳酸钙绿色产业链与30万吨新型肥料项目“开花结果”。特色经济正成为玉林版图上最具辨识度的增长极。
智赢未来——“玉林智谷”领跑,“AI+”赋能千行百业
玉林以超前眼光,将人工智能定为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构建“双核多园”的“玉林智谷”,创下全区十个“率先”破局,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数智赋能“点石成金”: 锚定智能装备创新高地,“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四达电器基于AI技术的精密加工产品质量检测系统、玉柴铸造的玉柴铸造一期智能化升级项目获得自治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项目。玉柴股份登顶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柳钢中金AI情报助理令市场分析效率飙升80%。
广西华创新材料铜箔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生箔岗位技术人员输入生箔工艺参数。(资料图片)
“数实融合”重塑形态:德利新材料、华创铜箔等9个“AI+制造”案例树标杆;福绵建成广西首个服装3D数字化设计中心;星智云公司、精记拉链公司正分别建设发动机产业数据智管分析平台、拉链头数字化,将大大赋能传统产业。今年以来,全市获得制造标杆、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共计11个,为历年之最。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25家、数字化车间24家、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3家。
当千亿临港集群向海生长,当特色经济在县域沃土扎根绽放,当智能之光点亮传统车间,玉林工业的“三重奏”,奏响了传统与新兴的共鸣,推动制造与智造的深度融合。这跃动的音符,正汇聚成新质生产力的澎湃浪潮,推动玉林在新型工业化的征途上,奏响更加辉煌的乐章。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