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信市场函〔2022〕2376号
致公党广西区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创新引领广西工业转型升级,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创新引领,增强融入“双循环”的驱动力方面
(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科技创新支撑水平。
建立自治区科工联席会议制度,打好核心技术攻关战,制定提升产业基础能力行动方案。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300家,累计认定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481家,培育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先后攻破航天、航空、轨道交通、3C泛半导体等领域关键技术难题,实现我国高端高精铝材重大短板装备国产化替代。
(二)推动关键技术攻关,科技赋能产业蓬勃发展。
“十四五”以来,自治区科技厅重点围绕11条重点产业链,加强科技重大专项顶层设计,大力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编制发布“十四五”广西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人工智能、机械制造与高端装备、高端金属及新型功能材料等4个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重大专项申报指南,立项42项,资助金额3.8亿元;通过创新资源配置,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分别批复玉柴集团、数字广西集团等5家单位建设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实施千企科技创新工程,构建科技型企业创新成长链。截至2022年8月底,我区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到3313家,较上年净增50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858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备案入库企业1366家;下发激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2020年度第二批奖励资金1.62亿元,奖励企业1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补助资金1.19亿元,奖励企业1475家。
二、关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适应融入“双循环”的新要求方面
(一)加快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4月在广西考察时对铝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印发广西铝产业等7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广西新一代信息技术等6个新兴产业倍增发展方案、广西优势特色食品等5个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方案,并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行动、关键产业链头部企业对接行动、“4+N”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行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提升行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六大行动,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二)推进产业数字智能化,培育一批智能制造产业。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广西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助力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推动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千企技改”等技改提优工程,支持企业设备换芯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2021年建成84个智能工厂和50个数字化车间,全国首个“云上钢厂”落户防城港,南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运营,柳州建设国家级车联网示范先导区取得积极成果。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以培育建设“中国—东盟(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中国—东盟信息港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中国—东盟区块链创新中心”为抓手,积极推动人工智能、鲲鹏生态和区块链的在工业领域的技术应用、人员培养和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提升。今年已相继完成中国—东盟(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三个创新中心的评审工作。
(三)加快工业绿色发展,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取得新成效。
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制定《广西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出台6大高能耗行业节能技改方案,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8个、自治区级绿色园区15个,国家级绿色工厂67个,自治区级绿色工厂107个;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36种。持续推进高耗能行业节能技术改造。累计化解钢铁过剩产能345万吨、煤炭过剩产能960万吨,淘汰水泥、造纸、平板玻璃等落后产能178万吨,取缔“地条钢”产能540万吨。
三、关于完善产业链条,保障融入“双循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
(一)积极推动广西产业布局纳入国家层面统筹。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将广西产业布局纳入国家层面考虑的请示》(桂工信规划〔2022〕68号)请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广西产业布局纳入国家层面统筹考虑,并积极推动签署《工业和信息化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加快推进广西制造强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广西发挥沿江沿海沿边区位优势,抢抓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机遇,积极构建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共同推动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开放合作高地。
(二)大力推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
实施强企补链扩群行动。推进补链强链延链项目500多个,打造了汽车等10个千亿元产业,工程机械、内燃机、不锈钢、电解铜等产量稳居全国前五位。2019年以来,全区推进“双百双新”项目765个、开工475个、竣工224个,每年贡献新增产值1800多亿元。大力培育制造业优质企业,实施“百亿强企”“千亿跨越”大企业大集团提升行动,全区产值百亿元工业企业已达23家,千亿元企业1家。实施百家单项冠军、百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百家龙头企业的“三百培育工程”。截至2022年7月,共培育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0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更多细分领域“小巨人”“隐形冠军”不断涌现。
(三)积极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广西推进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指挥部印发《推进构建4+N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行动方案》,构建以汽车、电子信息、高端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4个优势产业链为主,以机械装备、特色食品等若干特色产业链为辅的“4+N”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聚焦汽车、绿色化工、高端金属新材料、机械等关键产业链,持续深化与东盟及RCEP国家产业合作,积极打造“东盟资源+北部湾制造+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总部+广西制造+东盟市场”等产业链开放合作新模式。上汽通用五菱实施“整车出口、散件组装、整车基地建设”三线并行的国际化战略,从扎根印尼到辐射东南亚市场,实现从单一的整车出口贸易模式逐渐向多元化的“走出去”业务格局转变。南宁比亚迪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柳州国轩电池、北海信义玻璃、钦州华谊、玉林华友锂电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地开工和投产,汽车、石化等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巩固。
四、关于加强“三品”建设,提升融入“双循环”的竞争力方面
(一)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加快。
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至16%。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高速发展,全区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9倍,推出五菱星辰等一批新车型,五菱宏光MINIEV销量稳居全国第一,动力电池产量增长70.9%;柳工高原型纯电动装载机成为川藏铁路项目的首选产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速发展,液晶显示屏产量增长64.6%,声学光学精密元器件填补广西空白,“瑞声好声音”获李克强总理点赞,软件业务收入增长41%,排全国第二。新材料产业迎来突破发展,华友锂电新材料、中伟新能源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增添新动能,吉利百矿年产1000万只铝轮毂(一期)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二)着力打造广西品牌,打造“桂字号”产品区域品牌。
自治区商务厅围绕打造广西“桂字号”产品区域品牌,促进广西优质特色产业的产销对接、市场开拓和品牌推广。通过组织开展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活动,塑造了“好山好水出好物”的广西特产品牌形象。通过开展广西老字号评审认定工作,认定了73个广西老字号品牌,其中经商务部认定中华老字号9个。2020年评选出横县茉莉花、柳州螺蛳粉、梧州六堡茶、钦州坭兴陶为代表的20个广西“桂字号”区域公用品牌,初步形成广西“桂字号”品牌矩阵。
五、关于创新营销方式,提高融入“双循环”的市场占有率方面
(一)推动企业借助网上销售、网红直播等形式,向国内外消费者推送优质产品。
自治区商务厅积极利用新业态新模式助力广西产品销售。一是促进电商多渠道多场景跨境发展,发掘流通领域大数据应用价值。二是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推进南宁、崇左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南宁综试区现有桂越通、协成、南百等109家跨境电商企业;崇左综试区培育引进百世、新丝路、广西嗨购等大型跨境电商企业,推动跨境电商企业集聚发展。三是创新跨境电商海外仓业务新模式。探索发展海外仓模式,争取国家试点,实现1210(保税进口)、9610(零售出口)、9710(B2B直接出口)、9810(B2B海外仓出口)等跨境电商新业务模式全覆盖。引导易方、启迪、易赞等跨境电商企业在东盟设立了10个以上的海外仓,支持在东盟具有影响力的跨境电商企业在南宁设立物流中心仓,已建设海外仓总面积达4.27万平方米。四是加快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建设,推动政校企联动培育电商人才,推动建设跨境电商人才培育基地。
(二)组织开展2022“广西制造·礼惠全国”工业品促销活动。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京东集团,在京东搭建“广西好品”专栏,开设“广西好品馆”,并将每月11日定为网上“广西好品”促销日,线上线下推动汽车、电子、食品、轻工等广西特色优质工业品面向全国销售,推动广西工业品行销全国,打造一个开放创新的工业品网上促销大平台。组织举重点行业企业与重大工程项目购销对接会,建立集团采购、协议采购和长期采购关系,稳定购销渠道和价格。今年以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自治区有关部门,联合南宁市、贵港市,举办重大工程项目与水泥、钢材、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购销对接会2次,促成广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等37家企业成功牵手,现场有28家企业单位举行了签约,涉及交通、建筑、水利等领域,推动“广西企业用广西货”购销内循环良好发展。
六、关于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拓展融入“双循环”的深度与广度方面
(一)主动服务建设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推动中国与东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发展,加快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园区等“两国双园”建设,积极构建以汽车、电子信息、高端金属新材料、绿色化工新材料4个优势产业为主,以机械、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绿色食品、智能家电等N个特色产业为辅的“4+N”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支持企业建设面向东盟的进出口制造基地、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和海外原材料保供基地。2018年以来全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重点工业项目超60多项,建成投产上汽通用五菱印尼工厂年产12万辆整车、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年产350万吨钢铁等一批标志性对外合作项目,盛隆冶金、北部湾新材料、柳钢等企业在海外建立了一批原材料保供基地,瑞声科技、三诺电子等企业建成“大湾区研发设计—广西关键元器件制造—东盟组装”的跨区域跨境产业链。
(二)主动服务和融入大湾区等区域产业链发展。
建立粤桂两省区工信部门常态化合作机制,签署了粤桂两省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协作协议》,推动粤桂两省区产业链条互补共赢。建设专业特色轻工园区和标准厂房,支持大湾区企业将成本相对高的制造环节转移到广西,引进了瑞声、比亚迪、惠科智能显示、国光电子、泰森纺织等一批龙头企业及其配套产业链。加强适配大湾区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为大湾区提供优质的上游工业原材料,支撑大湾区汽车、家电、家具等产业发展。目前,柳钢供应了珠三角70%的家电用钢,电解铝是大湾区家电企业的主要配套材料,不锈钢、电解铜是大湾区金属制品企业的主要供应原料。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9月23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