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抢滩新兴产业布局、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抢先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方向转型的产业。“十二五”以来,在全国各地竞相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广西初步形成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大健康和海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分析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短板,为广西工业培育发展新动能、提高产业竞争力、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益参考。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经济的重要组成,体现当今绿色环保产业经济的潮流,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带动系数大、市场需求前景广、综合效益好的特征,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技术前沿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属于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结合,其“新兴”主要在于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对技术、科研有极高的要求,从而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初始阶段面临较高的成本。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地位明显。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不仅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经济社会全局,而且与国防安全联系密切,具有极大的战略价值。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光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绿色技术产品、与尖端产业融合的产品、高附加值服务的产品等“新兴”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其所形成的规模效应终将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益性极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前沿性、“新兴”产品市场前景的广阔性、物质资源消耗少的环保性,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极高的经济技术效益。
(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潜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兴科技、新兴产业以及战略性等特征,有别于高技术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等相关产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前市场中占比还不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各地的大力培育和产业自身的充分发展后,会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并发展成为新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二、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
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首次明确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由此启动了全国各省竞相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序幕。
2011年3月23日,广西自治区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桂政发〔2011〕17号),确定重点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农业、先进装备制造、海洋、养生长寿健康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与国家的提法相比,增加了“生物农业、海洋和养生长寿健康”三项,用“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概念代替“高端装备制造”,提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左右;2012年9月14日,广西自治区政府印发《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桂政办发〔2012〕208号),将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调高至8%左右。
2016年9月5日,广西自治区政府印发《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桂政办发〔2016〕108号),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大健康等六大类产业,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其中,与国家的提法相比,增加了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大健康”一项,减少“新能源”一项,用“智能装备制造业”的概念代替“高端装备制造”,形成六大重点领域和26条产业链组构的新时期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5%左右。
2015年,广西自治区发改委牵头制定了《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5年),同时,结合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试行),组织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认定工作;2016年,广西成立自治区新兴产业发展办公室,组织开展了包括区域调研、重点行业调研和政策问题专题调研等系列调研活动,制定相关领域发展指导目录,建立产业发展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工作。
三、广西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
经过近几年的培育与发展,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量增加、产业经济总量占比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增速好于全部规上工业,对广西工业经济发展的积极拉动作用已逐步显现。一是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广西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从2014年的343家、2015年的361家,增加至2016年的469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比重达到8.5%。二是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提高。2016年,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产品产值2176.7亿元(现价,下同),占全部规上工业的8.9%,比2015年提高3.5个百分点。据初步测算数据,广西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2%,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比2014年提高0.6个百分点。三是产业增长贡献作用大。2016年,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1%,比2015年高18.3个百分点,比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20.6个百分点,对广西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0.9%,拉动广西规上工业增长1.56个百分点,分别比2015年提高11.5个和0.81个百分点。四是企业效益明显提高。2016年,广西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79.1亿元,同比增长14.7%,高于广西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81.1亿元,同比增长41.7%,高于广西平均水平32.8个百分点。
(一)节能环保产业平稳增长。
广西节能环保产业企业有140家,主要分布在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北海市和贺州市,以生产节能型工业锅炉、变压器、制冷设备用压缩机等设备,以及其他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再利用为主,北海银河生物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桂林漓佳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柳州市龙昌再生资源回收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具有较大的规模。2016年,广西节能环保产业新产品产值310.85亿元,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的1.3%,比2015年提高0.2个百分点,占比居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6%,比2015年提高9.4个百分点;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2%、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5%,是广西具有企业数量最多、产品传统属性强、发展前景看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经济总量大。
广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有49家,主要分布在北海、南宁与桂林,以生产计算机及通信、光电子器件、电子元件、仪器仪表等产品为主,基本形成以北海为龙头,南宁与桂林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拥有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广西朗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广西三诺电子有限公司和冠捷显示科技(北海)有限公司等一批实力企业。2016年,广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766.64亿元,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的2.3%,比2015年提高1.7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4%,比2015年提高31.6个百分点,是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占比最高、增长较快的产业;2016年广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7%、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3.7%,是广西具有基础较好、产品种类多样、产业链发展潜力较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生物产业规模优势初显。
广西生物产业企业有134家,主要分布在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贵港市和玉林市,形成以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华诺威基因药业有限公司、广西圣保堂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企业,以贵港瑞康饲料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生物农业企业。2016年,广西生物产业新产品产值380.9亿元,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的1.79%,比2015年提高0.32个百分点,占比居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3%、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1.9%,是广西具有原材料基础性强、特色优势明显、生产效益较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速降幅收窄。
广西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有25家,主要分布在南宁市、柳州市和桂林市,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机械装备产业较具规模,南宁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和南宁中铁广发轨道装备有限公司的轨道交通装备为后起之秀,桂林鸿程矿山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矿山设备在国内外市场占据一定份额。2016年,广西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新产品产值128.58亿元,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0.5%,比2015年提高0.1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下降5.9%,增速比2015年收窄16.3个百分点;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1%。广西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主要受制于传统装备制造业,随着城市轨道装备制造的兴起、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智能监控装备制造的引进,广西高端装备制造业有望成为产业度较集中、带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五)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广西新能源产业企业有24家,主要分布在桂林市、防城港市、贵港市、玉林市和贺州市,以风力发电、核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电池及组件研发与制造为主,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桂林尚华新能源有限公司和桂林众阳光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新能源产业的佼佼者。2016年,广西新能源产业新产品产值103.82亿元,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0.5%,比2015年提高0.1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9%,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增速最高的产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0.4%,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8.2%,是广西具有资源优势、产业结构清晰、发展后劲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六)新材料产业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广西新材料产业企业有45家,主要分布在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北海市和来宾市,以生产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和新性能铝及铝合金材、新型建筑材料为主的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银亿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基础初步成型。受钢铁、石化和有色金属等上游产业的影响,2016年,广西新材料产业新产品产值386.61亿元,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的1.3%,比2015年回落0.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比2015年回落2.5个百分点;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8%、实现利润总额下降327.5%,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工业增加值占比和增速回落、效益下降的产业。广西拥有的石墨烯前沿材料尚未充分开发利用,分布在贺州、崇左和梧州的稀土新材料产业企业,河池、来宾的高端稀有金属产业企业尚未达到规模,随着关键材料技术研发的突破、骨干企业的培育与扶持引进、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的提升,广西新材料产业将成为区域优势明显、产业层次提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风声水起。
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有29家,主要分布在南宁市、柳州市、玉林市和贵港市,汽车工业现有的技术积累和生产制造能力已具基础,以广西源正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广西久久星新能源车辆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为骨干企业,初步形成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关键核心零部件和配套产业体系。2016年,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产品产值46.62亿元,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的0.18%,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4%,居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位;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5%。新能源汽车产业业已成为广西工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是优化工业结构、开拓消费市场、促进产业升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八)养生长寿健康产业崭露头角。
广西养生长寿健康产业企业有23家,主要分布在桂林市、河池市和贺州市,巴马统一矿泉水有限公司、广西巴马丽琅饮料有限公司、巴马活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健康饮用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广西亿健生态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绿色有机茶备受青睐。2016年,广西养生长寿健康产业新产品产值59.72亿元,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的0.27%,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6%,是最具广西特色优势、最具消费潜力、最具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广西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从全国范围看,方兴未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构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和方向,竞相发展已然“风起云涌”之势。从广西自身发展看,虽然广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初步成型,但仍存在需要重点解决的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企业数量少、产业规模小。
2016年,广西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仅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数的8.5%,按照全国统一口径为8.1%,比重庆市低2.5个百分点,相对多数省份而言属偏低状态;2016年,广西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产值超过百亿的只有1家,产值超过十亿的有34家,两者占比7.8%;2016年,广西规上工业战略性新产业增加值在规上工业增加值中占比为8.2%,按照全国统一口径为6.9%,在全国排倒数第四位;2016年,新产品产值占广西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三成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仍以来料加工附加值含量较低的电子终端组装为主,附加值高的战略性新兴产品的生产占比不足;2017年,由广西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发布的制造业企业50强中,具有生产新产品能力的企业只有14家。虽然广西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速度快于全部规上工业增速,但总量偏小,产业层次较低,难以大规模快速发展,对广西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欠强。
(二)结构调整力较弱、基础支撑不够强。
与沿海其他地区相比,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有待加强。一方面,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成效并不明显。2016年,广西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的37.9%,经济体量接近四成,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4.3%,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而高技术行业增加值占比只有8.4%,增加值同比增长8.9%,同比回落8.5个百分点,对广西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9.6%,广西工业经济转型动力仍受制于资源型、高能耗行业,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产业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广西现有规上工业企业中不乏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但既没有像深圳华为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巨头”企业,也没有核心技术独有、“战略”和“新兴”地位及作用明显的知名企业,更缺乏技术领先、品牌响亮、实力雄厚、带动力强、贡献率高的核心企业,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比较优势的形成。
(三)创新能力不强、战新产品不多。
与全国多数省份相比,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处于低端产业比重较高,高端技术较弱、产品附加值偏低的状态。2015年,广西全部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规模为76.9亿元,同比下降9.4%,同期全国增长8.9%;2015年,广西R&D经费投入强度为0.48%(其中,高技术产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为0.4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8个百分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不足,使得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选择处于产业链的加工制造环节,依靠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条件进行简单的扩大再生产,科技成果的研发及转化能力较弱,部分战略性新兴行业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受制于人,产品品牌效应差、产业化能力水平,以模仿生产、组装加工、贴牌生产的企业占有一定的比例,导致企业高端化占比低、产品附加值低、效益利润低,限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按照最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工业部分)分类,在全部七大类70小类中,广西涉及或接近的产品只有27个小类,产品分布面偏窄;从国家15类主要工业新产品产量看,广西除生产太阳能电池、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和城市轨道车辆等产品外,包括石墨稀、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集成电路、光纤光缆等其它新产品全部空白,产品结构单一;在新近公布的广西239种名牌产品中,基本属于战新产品的只有15种,新产品种类偏少。广西战新产品整体上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新兴产业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特点。
(四)规划实用性不够强、相关政策针对性弱。
自国家启动战略性新产业发展以来,广西制定出台了相关的规划、实施方案和专项行动计划以及配套的相关政策。但规划中确定的任务和目标实用性并不强:追求高精尖的概念化表述较多,鼓励技术研发的针对性措施偏少;新材料产业包括了国家确定的新能源产业,企业对两者的概念容易混淆;较能体现广西特色的海洋产业未能独立设置成为关键领域,失去海洋产业发展良机;大健康产业主要产品指导目录未能及时出台,新产品统计困难重重;发展目标设置偏高,实现难度过大;传统产业与战新产业布局不够清晰,易导致有的战新产业同质同构布设,埋下产能过剩隐患。而出台的涉及财税、金融、科技、土地等方面的政策,部分仍存在片面性,针对性较弱,比如财税扶持政策,注重以财税政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项目投资和产业化发展,缺少对战新企业培育、业绩突出的战新企业给予激励的政策措施;又比如科技支撑政策,注重加大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转化的奖励扶持,缺少对科技研发过程的奖励政策、对可获优惠政策的条件设置等。
五、加快发展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工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将愈加凸显。尽管当前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制约与瓶颈,但立足广西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科研条件,通过制定符合广西区情的发展战略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产业政策,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仍将具有带动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一)激活存量、培育增量。
广西传统产业量大面广,对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激活现有汽车工业的技术和制造能力,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支撑;加强钢铁、石化和有色金属等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推进现有医药工业的产业化,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托,做大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总量;加快发展技术成熟、开发潜力大的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将现有比较成熟而具有优势的传统产业提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广西高技术产业潜力巨大,是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通过新技术的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运用高新技术对已经存在的产业、产品进行更专业、更精细的分工,依靠重大科技创新突破推动高新技术广泛应用而产生有别于传统产业的新产业,将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度较高的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广西招商引资优势明显,是借助外力发展广西经济社会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是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政府支持、必要的规制和利益的调整,形成良性的人才、资金、市场需求、体制等多元机制,重点从现有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中选择具有较强优势的产业进行培育,重点引进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带动力强、市场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推动广西产品从低端走向高端、产业链从窄短迈向宽广、产业效应从分散转向集中,使传统产业既得到充分发展,又能迅速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统筹协调、重点推进。
加强统筹规划和宏观引导,完善资源整合,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保障。要加强规划的实用性,宏观上体现战新产业的新布局和新任务,方向上显示新兴产业发展的侧重点和路线图,措施上明晰扶持新兴产业的新体制和新政策,在此基础上对新兴产业的规划事项具体化,包括完善《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为战新企业认定和培育提供依据。要加强产业布局协调,优先对地区资源禀赋明显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布局,避免产业同构与重复建设;优先对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类项目在审批、服务、资金等方面给予相应优惠政策,加快项目落地投产出效益;优先对具有带动作用并能产生集聚效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扶持,尽快做大产业规模总量。要强化重点推进力度,加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基地和创新平台的建设步伐,形成以园区高新技术为支持、特色产业为基础、资源优势为依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发展一批能引导消费、创造市场、催生新产业的骨干型企业,着力突破在电子核心零部件、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和大健康等产业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争取广西特色战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具话语权。
(三)鼓励创新、推广成果。
创新能力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其中,拥有高科技人才在创新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要在建立健全技术研发、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机制中,创新人才培养与激励工作机制,调动各产业各领域人才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广西科技创新能力,驱动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认真研究已有优惠政策的落实渠道,建立战新产业创新创业差异化政策支持制度,对具有带动作用的领军型企业,从政府投资、优惠补贴、财税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较强的支持;对有研发实力与潜力的团队,从政府资金中给予提供专项工作经费;对有重大创新贡献的人才,在薪酬、社保、医疗、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配套政策,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激励措施,助推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加大对新产品应用的支持力度,将企业自主创新成果和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鼓励公共投资领域应用战新产品,对消费者购买使用新产品给予政策优惠,帮助和推动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开拓市场。
注: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试行)及《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5年度)》,按照产品认定原则,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认定标准的规上工业企业。文中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和研发等数据是企业的全部数据,其中既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或服务的有关数据,也包括部分其他产品或服务的数据。此外,文中除非明确新产品产值外,产值数据是企业的全部数据,战新产业增加值为初步测算数据。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