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至25日,广西2025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工智能+制造”对标提升行动(成渝站)成功举办。一批广西专精特新企业的高管们深入益海嘉里(重庆)粮油有限公司、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通威太阳能(眉山)有限公司和西门子智能制造(成都)创新中心等四个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以及国器智眸(重庆)科技有限公司、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等两个创新机构与园区实地走访、交流学习,共同探索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的发展路径。
本次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促进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办,邀请广西两化融合促进中心主任廖滨全程带队指导,旨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和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和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广西“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文件精神,拓展广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智能制造建设思路、实现数字化改造和创新能力提升。
活动期间,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李孝斌教授带来《AI驱动的智能制造:从理论到工业实践》专题讲座,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程建教授为学员们带来《大模型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专题讲座。李教授从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趋势切入,详细分析了AI核心技术如何重构生产流程。同时,针对广西中小企业普遍面临“不会转、不敢转”的转型痛点,李教授结合广西糖业、铝业等传统产业特点,提出了从基础设施搭建、试点项目设计到生态合作的实施路径,使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和风险迈出智能制造的第一步。
程教授全面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揭示了AI从萌芽到繁荣的曲折路径,强调了通用智能、人机协作等未来趋势,并与广西企业家探讨AI伦理与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
|
在益海嘉里(重庆)粮油有限公司,学员们了解到如何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度整合ERP、MES、WMS等系统,实现计划排产、生产执行、仓储管理和物流配送的全链条数据贯通。
|
|
在“灯塔工厂”—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学员们重点学习了如何深度融合机器学习、增强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智能制造新范式,美的公司的“数据智能驱动业务变革”数字化转型路径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拓展了转型发展思路。
|
|
在光伏行业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通威太阳能(眉山)有限公司,学员们详细了解了智能制造体系构建,即以全流程自动化物流和数字化管理为核心,依托数百台AGV小车与MOM系统构建高效生产网络,实现物料智能搬运和制造运营的实时监控。
在西门子智能制造(成都)创新中心,学员们亲历了从订单下达到产品交付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深入了解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实验室和集成产品开发(IPD)实验室等8个专业实验室的创新成果。互动交流环节中,西门子数字化咨询顾问王乐天与学员们就“广西纺织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切入点”“AI大模型如何在生产过程中落地”等大家关心的话题进行了互动交流,场面活跃有序。
|
|
在国器智眸(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伟向学员们详细介绍了基于云边端架构的“1211”产品体系,分享了工业机器视觉在质量检测、工艺优化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在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学员们体验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园区有关负责人与学员们深入探讨了园区建设、运营模式、企业产学研合作等问题。
|
|
|
|
同时,为了加强川桂两地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主办方还联合四川省广西商会举办了一场川桂企业家交流座谈会。会上两地企业家围绕人工智能+制造、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协同、中小企业数字化过程中的融资问题、如何联合培养和柔性引进人才、联合拓展东盟市场等5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和探讨。
|
|
在总结复盘环节,学员们踊跃上台分享学习心得,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复盘会不仅展现了学员们深入思考的学习态度,也为今后的活动举办提供了优化思路和改进方向。
下一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促进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推动企业“人工智能+制造”的工作部署,不断优化活动内容和形式,打造高质量标杆研学品牌,助力企业探索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新方式、新模式;同时搭建广西企业与各发达地区企业交流合作平台,促成产业链合作,推动广西企业智能制造迈向新台阶!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