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实体经济服务员工作队驻桂林市分队(以下简称“驻桂林市工作队”)2024年初进驻桂林,聚焦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快项目推进效率和效益提升以及强化产业链条完整性等核心任务,通过深化实施“一三五”工作机制,并持续扮演好政策宣传员、问题协调员、发展服务员、信息联络员、创新推动员和环境优化员这“六员”角色,全面组织开展了包括产业调研、需求对接、难题破解等在内的“八大调研服务活动”,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赢得了众多企业的广泛赞誉。
创新机制 打造服务品牌
驻桂林市工作队自进驻以来,便以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务实的服务精神,迅速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前三季度,驻桂林市工作队共完成共性、个性任务68件,完成率高达100%;走访企业589人次,收集问题454个,办结430个,办结率94.71%,其中办成314个,办成率69.16%。值得一提的是,问题收集数和办成率均位居全区第一。
驻桂林市工作队在服务企业过程中,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打造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服务品牌。首先,驻桂林市工作队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将党风廉政建设与调研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高度融合,与企业保持了良好的亲清关系。通过探索和总结,驻桂林市工作队打造了“党旗映实体,服务我先行”的党建品牌,以及政策贴心、办事省心、投资安心、服务暖心的“四心”服务品牌。这些品牌的建立,不仅提升了驻桂林市工作队的服务质量,也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此外,驻桂林市工作队还推出了“三个一”队伍管理品牌,即每月一评、每月一树、每月一刊,不断完善、总结和提炼,归纳问题解决,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和服务能力。这一创新机制得到了自治区工作专班的高度认可,并在全区实体经济服务员典型经验推广中予以推广。
在创新机制的推动下,驻桂林市工作队与多个市直职能部门联合下发《协调会商工作机制》文件,聚焦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同心协力解难题、众志成城谋发展。如与自治区知识产权局一同推动桂林市高校产教融合发展;与自治区卫健委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与市商务局在荔浦主办“壮族三月三·线上嗨乐购”和全市“33消费节”活动;与市金融办推动“桂惠贷”88.59亿元在桂林落地,惠及5944户市场主体,直接降低相关市场主体融资成本1.12亿元。
破解难题 助力企业腾飞
驻桂林市工作队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始终牢记责任使命,全力以赴调研解决问题。围绕桂林市715家规上企业、重点项目、园区及自治区服务实体经济工作专班任务清单,实行“一对一”调研服务,确保问题限时闭环管理。
全州凤凰山风电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项目是中能华光桂林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在全州县投资的重大能源项目,总投资6.99亿元,预计年发电量2.4亿千瓦时,年增财政税收2000多万。然而,由于地形特殊,项目推进陷入困境。驻桂林市工作队队长左旭阳得知此事后,与相关部门多次深入沟通与协商,并召开专题会议,克服困难、用活政策,破除制约项目推进的束缚和障碍。在驻桂林市工作队的努力下,提出了一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赢”的解决方案,最终顺利解决企业难题,项目得以顺利推进。中能华光桂林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此感激不尽,送来锦旗表达谢意。
深化合作 共谋未来发展
驻桂林市工作队在服务政协委员等企业的过程中,注重把解决当前问题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
驻桂林市工作队成功为全州县龙华铁合金有限公司解决了长达5年之久的280万元债务问题,以及帮助阳朔县深能环保有限公司解决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使企业摆脱了运营困境并实现了产值翻番。
在桂林特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扩建项目中,驻桂林市工作队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目投资1878万元,旨在新增年产能组合绳锯40万米、超硬刀具10万把,预计新增年产值可达2044万元。然而,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了施工许可证等前期手续尚未完善的难题。驻桂林市工作队与高新区业务部门对接,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最终采取“双容双承诺”的方式助推项目快速开工建设。这一高效快捷的推进方式让桂林特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扩建项目跑出了“桂林速度”,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文稿:驻桂林市工作队 申艳 陈湛林
编辑:吕丽
审核:薛贤达 宋宇婷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