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广西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坚持向传统产业要新质生产力,有效填平补齐产业链薄弱环节,推动传统产业孕育催生大量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产业。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有效延伸下游精深加工环节,柳钢、盛隆冶金等重点企业品种钢平均占比超70%,汽车、机械等补齐了本地关键零部件配套,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柳工装载机、玉柴发动机等本地配套率显著提升。
1.糖。2024年,成品糖产量800.7万吨(2024/25榨季产量646.5万吨),排全国第1位。延伸发展了酵母及其抽提物、环保餐具、液体糖等深加工产品超过20个,形成9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蔗渣、糖蜜、滤泥等利用率均达100%。

2.铝。2024年,氧化铝产量1454.3万吨、排全国第3位;电解铝产量293.2万吨,排全国第6位;铝材430.4万吨,全国排名第4位。广西已经建立从铝土矿到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再生铝循环利用全产业链条,从薄如蝉翼的电子级铝箔,到轻质高强的新能源汽车铝材,再到高端精密的航天铝合金,广西都能够制造。

3.机械装备。2024年,装载机产量约2.09万台,全国第1;内燃机产量约43.42万台、包装专用设备产量约62.64万台,均全国第2。全区已形成工程机械、内燃机、电工电器、船舶、农机装备等细分产业链,广西的第二代电动装载机、国内首台商用车燃氢发动机、船电发动机、移动破碎机等新产品领跑行业。

4.钢铁。拥有柳钢、盛隆冶金、翅冀、北港新材料、贵港钢铁等长流程炼钢企业,2024年全区粗钢产量4342.8万吨、全国排名第6,钢材产量5590.5万吨、排名全国第7,不锈钢产量650万吨、排名全国第2,延伸了不锈钢、汽车板材、家电用钢、型材等先进钢铁材料,产品市场辐射到粤港澳大湾区等地。

5.有色金属。广西矿产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多种关键金属资源保有量居全国前列,在国家关键金属资源开发格局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2024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539.71万吨、全国排名第5,其中:锡矿、锑矿、镓矿、铟矿保有资源量分别占全国13.9%、12.6%、16.3%、20.4%,均位居全国前4位;离子吸附型重稀土保有资源量占38.2%、居全国第2位;2024年镓产量占全国23%,锗产量占全国34%,锑产量占全国17%,铟产量占全国30%;精炼铜(电解铜)产量126.6万吨,全国第3。

6.汽车。2024年,汽车产量110.8万辆、排全国第12位,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家(其中国家级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5家,自治区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绿色工厂等企业百余家,建设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和全国汽车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了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广汽集团等知名品牌。

7.石化化工。打造形成了以炼化一体化、现代煤化工为牵引,包含新能源电池材料、轻烯裂解、先进树脂材料、化纤纺织材料、新型盐化工、特种磷化工、精品碳酸钙等特色优势产业链,成功构建了“油、煤、气、盐”齐头并进的化工新材料产业体系,2024年炼油产能1640万吨/年,初步形成“东盟发展炼油、广西布局炼化”的协同发展格局。

8.食品加工。2024年,年加工油料作物能力达1500多万吨,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排全国第5位,油茶产量排全国第3位,包装饮用水产量排全国第5位,饮料产量排全国第9位。打造了“丹泉”酱酒、“巴马丽琅”矿泉水、“皇氏”水牛奶等一批“桂字号”品牌,柳州螺蛳粉、梧州六堡茶入选国家首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

9.高端绿色家居。广西林木资源丰富,森林面积2.23亿亩,其中人工林面积1.34亿亩,居全国第一。广西高端绿色家居产业主要以木材为原料生产人造板、家具等产品,2024年人造板产量超过7000万立方米,排全国第1位,异型胶合板、木衣架产量居全国第1位。

10.轻工纺织。造纸引入了太阳纸业、玖龙纸业、仙鹤纸业等龙头企业,纸浆产量510万吨,机制纸及纸板产量867万吨、排全国第6位。纺织服装规上企业431家,生丝1.9万吨、占全国的46.4%。电动自行车已建成整车产能550万辆,2024年产量276万辆。家用电器2024年洗衣机产量160.75万台、电冰箱176.02万台、空调121.08万台。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