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广西提出构建全区“两带两区”的工业发展新格局,即: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产业带以南宁、柳州、桂林市为重点支撑,重点发展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南宁市形成了面向东盟的电子信息声学光学元器件及关键零部件制造基地,柳州市建成了面向东盟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出口制造基地。西江沿线产业带以百色、河池、崇左、来宾、贵港市为重点,强化西江经济带产业廊道建设,重点发展高端金属新材料、特色食品、纺织服装等产业,崇左市打造了东盟特色农产品进口深加工产业基地,贵港市建成了年产500万辆的中国—东盟电动自行车制造基地。临港工业集聚区以北海、钦州、防城港沿海三市为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钢铁、有色金属、粮油加工等临海大工业,2024年沿海三市临港工业产值已超过6800亿元,钦州市打造了面向东盟的千亿级石化产业基地;防城港市聚集了一大批粮油加工龙头企业,打造了我国沿海重要的粮油基地。桂东南工业东融先导区以梧州、玉林、贺州市为重点,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的轻工纺织、机械装备、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转移,玉林市建成了我国最大的国际中药材(香料)生产交易基地,该区域成为纺织面料出口东盟的重要制造基地。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