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2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度公务员考试平稳落幕。在这场全区14个考区、108个考点、超12万名考生参与的“阳光考录”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无线电监测站(以下简称“自治区无线电监测站”)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联合多部门构筑无线电安全屏障,成功阻断高科技作弊风险,为考试公平公正提供了坚实保障。
针对近年来无线电作弊手段技术化、隐蔽化的特点,自治区无线电监测站提前一个月启动专项保障行动,联合公安、教育等部门建立“监测-研判-执法”一体化工作机制。考前一周,技术团队对考点周边电磁环境开展“全覆盖”频谱扫描,绘制电磁环境“基准图谱”,精准标记合法信号源,为快速识别异常信号提供数据支撑。
考试期间,自治区无线电监测站共投入专业技术人员10人,启用固定监测站7个、移动监测车4辆、便携式频谱仪及信号压制设备4台(套),构建“固定监测定点值守、移动车辆动态巡查、便携设备突击排查”的三级防控网络,确保考场周边电磁环境“无盲区、无死角”。
本次保障中,自治区无线电监测站首次引入“AI+大数据”智能监测系统,可对2GHz以下全频段信号进行毫秒级扫描,并自动比对历史数据,快速识别可疑信号。据统计,考试期间,系统累计监测时长超136小时;无线电作弊举报量为零;考场未发生考生违规携带电子设备入场事件。
自治区无线电监测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推动无线电安全保障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预警’升级。”据悉,自治区无线电监测站计划在2026年前建成智能监测单元,并探索“区块链+频谱管理”技术,实现作弊信号溯源、电子证据固存等全链条数字化管理,为各类国家考试筑牢“技术盾牌”。(供稿:何鸿雁)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